服务热线
15616026401
|
1. 蠕动泵具有安全保护装置,打开动快自动停止运转,避免操作失误对人的伤害。
2. 采用不锈钢一体化超小型设计,减少超净工作台空间的占用。
3.机身表面经镜面处理,便于消毒和清洁。
4.采用无刷电机,温升低、噪音低。
5.无极调速,操作简单、方便,有暂停记忆功能。
6.脚踏开关采用航空防水端头连接,超低电压控制电器,不会存在漏电伤人的危险。
7.机身所有安装口端经过防水密封处理,有效的防止液体渗入机内。
8.可根据客户需求,增加检品回收功能,可自由拆装回收支架,满足昂贵检品的回收和产品除菌的特殊需求。
全封闭微型智能集菌仪适用范围
|
1、 制药行业:纯化水、注射用水、无菌制剂(大输液、小针剂、粉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眼用制剂、保养液等)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2、 医疗器械行业:纯化水、注射用水、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静脉导管等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3、 食品、饮料行业;
4、 环保行业等。
集菌仪是一次性使用全封闭集菌培养器或可反复使用集菌培养器的配套使用设施,供试品通过集菌仪的定向蠕动加压作用,实施正压过滤并在滤器内进行培养,以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供试品通过进样管道连续被注入集菌培养器中,利用集菌培养器内形成的下压,通过0.45µm孔径的滤膜过滤,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截留收集在滤膜上,通过冲洗滤膜除去供试品的抑菌成分。然后把所需培养基通过进样管道直接注入集菌培养器中,放置规定的温度培养,观察是否有长菌现象,符合药碘规定,操作使用方便简单。
集菌仪蠕动泵工作原理:通俗易懂的理解就像用连两根手指一段一段捏挤一根装满液体的软管,手指向前滑动的时候,软管里面的液体也会随着手指的滑动向前流动。
蠕动泵原理就和这个原理一样,只不过蠕动泵是利用了泵头里面的滚轮来替代了手指。 通过对泵的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就像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样,随着手指的移动,管内形成负压,液体随之流动.蠕动泵就是在两个转辊子之间的一段泵管形成“枕”形流体。“枕”的体积取决于泵管的内径和转子的几何特征。
蠕动泵流量大小取决于泵头的转动速度与“枕”的尺寸大小、转子每转一圈产生的“枕”的个数这三项参数之乘积。“枕”的尺寸一般为常量(特殊情况除外,例如输送粘度较高的流体)。拿转子直径相同的泵相比较,产生较大“枕”体积的泵,其转子每转一圈所输送的流体体积也较大,但产生的脉动度也较大。
智能集菌仪操作方法取出集菌培养器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在无菌室打开无菌包装袋。 将集菌培养器逐个放在不锈钢座上。 将集菌培养器的导管装入智能集菌仪泵头,要求定位准确,导管走势顺畅。 打开带检样品,插入针孔并消毒,然后将样品瓶定位。 拔去进样双芯针管的护套,插入样品中,开启集菌仪,再按“30R”“100R “140R”“160R”调节所需转速;按“Up”“Down”键可上下调节转速,实施过滤集菌(应避免双芯针管进气滤膜被药液浸湿,影响进气)。 完成集菌后,若样品含抑菌物质,用适当缓冲液清洗,清洗方法与集菌过程相同。 启开培养基的铝盖,插针孔并消毒。 摘下顶部空气滤器开口的胶塞,将集菌培养器底部滤器开口塞上胶塞,用止血钳依次开 闭软管,开启集菌仪,将培养基泵入的集菌培养器。 用小夹子夹闭与培养器连接部的导管,留下5-6cm导管,检出其余部分,并将开口端插 入在空气滤器开口上。 分别按规定进行培养,并观察培养情况。 当换检品和完成过滤时,按下“Stop”键,仪器立即停止运行。结束关闭电源。 取下不锈钢底座进行清洗。
立式分子筛,污氮做再生气,昨天有一组电加热器出了故障换备用加热器,加热温度及冷吹峰值都在规定范围内,进分子筛温度也正常,空气量也没有增加,运行了2个周期后,在第三个周期分子筛在运行到匀压步骤时CO2开始缓慢上升,到切换时CO2含量已经超标,到现在已经有3次这样的现象,2只分子筛都有这个现象,各个数据跟以前正常时都是一样的,分子筛是年初才换新的。加热温度180C°。加热结束温度26C° 冷吹峰值140C° 冷吹结束32C° 进分子筛温度8C° 各位大侠给我分析下有什么原因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仪表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切换后CO2就下来了,露点分析没有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