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616026401
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
一、产品说明:全自动氮吹浓缩仪
全自动多功能干式氮吹仪是我司结合实验室使用需求,从使用者方便安全快捷稳定等多角度共同开发的新型浓缩定容产品,产品摆脱了常规市场上利用水浴加热挥发而导致样品进行污染的弊端,保证样品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具有无人值守、准确定容、大批量浓缩的特点,可多组数据储存功能,实现了全自动化的定量及批量浓缩,浓缩全程,一手掌握,让繁琐的浓缩过程变得灵活、省心、高效和安全。
二、主要特征全自动氮吹浓缩仪
1、7英寸大液晶触摸屏控制,同时可以处理1-12支大容量样品(大200ml);
2、采用光学传感器进行定容,可定容至0.5ml/1ML/2ML;
3、采用12个独立定容调节装置,确保不同颜色溶剂的定容性;
4、浓缩至预设容量时,系统自动停止相应通道的氮气吹扫,并一直报警提示,提示报 警功能可选择关或开;
5、加热方式采用干式加热,防止样品收到水气污染,确保样品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6、加热模块采用纯航空铝材质,升温速度快且均匀性好,且模块可任意换;
7、采用自动调压装置,保证各个气路的气压均匀性;
8、12位独立节流气阀控制,保证了气路的气密性,螺旋式气针(可换)加快了浓缩速率,大大节约氮气用量;
9、内置多组数据存储功能,可及时查看机器运行数据;
10、采用液压式双重密封门镜保护系统,采用内置循环风机系统,确保无挥发物泄漏。
11、其他:电源,220V/60Hz;
12、仪器尺寸,650×450×308mm;
13、重量:20Kg。
三、技术参数
产品型号 | BA-DCY12G |
显示方式 | 7英寸大液晶触摸屏 |
样品数 | 12位 |
透光率调节方式 | 12位独立控制 |
模式 | 3种 |
定容规格(ml) | 近干/0.5/1/2(可选) |
加热方式 | 干式统一控制 |
处理量(ml) | 50/100/150/200(可选) |
定时功能(min) | 0-999 |
气压调节(mpa) | 0-0.8 |
温度℃ | 室温-100℃ |
控温精度℃ | ±1 |
定容提示开关 | 有 |
内置抽风机系统 | 有 |
双重密封门系统 | 有 |
超温报警 | 有 |
计时功能 | 有 |
电源 | 220V 50HZ |
重量 | 22kg |
外形尺寸 | 62*40*33cm |
徐家骏曾是华为数据中心的头,技术超级牛人,一级部门总监,华为副总裁,年收入过千万。
离开华为之后,他总结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应届生、公司职员,一步步成为年薪千万的华为副总的,他的成长路径同时也揭示了华为名将如云的秘密。
对于任何渴望成功的人来说,这篇文章都值得拿来一读再读。
以下是正文:
正非兄:
转眼工作十年了,在华为的十年,正是华为从名不出圈子到现在成为路人皆知的大公司,高速发展的十年,见证了公司多年的奋斗历程。也投身其中,在大潮中边学边游泳,走到今天。
现在我要离开公司了,准备去开始新的事业,接受全新的挑战,我将要去做的事情,风险很大,很有可能是九死一生,九死后还能不能有一生,也难说。
在开始新的事业之前,想起了对过去的十年做个一个详细的总结。
在一个像华为这样高速发展的大企业工作,有时是一种炼狱般的锻炼,如果我能够总结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学到关键的做事、做人的道理,我想对将来一定大有益处。
这些年来有些人离开公司,写一些东西或书,对公司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指点江山,对公司的高层逐个点评一番,我个人感觉除了带来一些娱乐价值,还有什么益处呢?
公司照样在发展,发展的背后,6万人种种梦想、努力、贡献、牺牲、奋斗、抱怨、不满、沉淀、离去、希望、失落;发展的背后,种种机会、重大决策、危机、失误等等的内在逻辑又岂是局外人说得清楚?
我不想多说公司,只是想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好好反思反思,想想自己做了什么努力,做了什么贡献,做了什么自、学到了什么?
总得说来,我在华为的十年是懵懵懂懂过来的,当初我好像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没有详细的规划,只是想着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反思,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加有规划、加清晰一点。
大概想了想,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这些年深有体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后再发扬。
01、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
“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
这是研究生毕业前后一堂课,电子电路的老师后送给我们几句话,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但这几句话却至今铭记。在华为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条的道理深刻。
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
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就得了成功。
当然,这不只是盲目的胆大,心大还意味着积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0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句话用来形容对IT人的要求,贴切不过了。真正的成功者和专家都是“不怕学习”的人,啥东西不懂,拿过来学呗。
我们IT现在有个技术大牛谭博,其实他不是天生大牛,也是从外行通过学习成为超级专家的,他自己有一次跟我说,当年一开始做UNIX系统管理员时,看到#提示符大吃一惊,因为自己用过多年在UNIX下搞开发都是%提示符,从未有过管理员权限。
看看专家的当初就这水平!当年跟我做备份项目时,我让他研究一下ORALCE数据库时点回退的备份和恢复方法,他望文生义,以为数据库的回退是象人倒退走路一样的,这很有点幽默的味道了。
但他天天早上起来,上班前先看一小时书,多年积累下来,现在在系统、数据库、开发等多个领域已成为没人挑战的超级专家了。
但是,学习不是光从书本学习,其实重要的是从实践工作中学习,向周边学习。